2023年一季度,中国消费市场展现出强劲复苏之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市场销售较快恢复、服务业明显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4922亿元,同比增长5.8%,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3.6%。另一组来自国家税务总局的税收数据显示,一季度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居民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8%、13.7%和9.4%,已经超过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具体表现为,多地重现“吃饭要等位、打卡要排队”的热闹场景、不少热门景区人头攒动、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拓展消费新空间……。在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下,一季度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消费火热的熟悉景象正在回归。
NO1. 餐饮、旅游消费迅速回暖
民众出行更加活跃
随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连日来,不少餐馆再现“一桌难求”的火热场景。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3.9%,3月单月增速达到26.3%。
比如,位于广州很多火锅店门口排起“长龙”。“等位的客人好几十桌,到了周末更忙,一天取号将近1000桌。”服务员小跑着上菜,直呼“最近客人好像接待不完”。
在出行和旅游方面,一季度,湖北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9%;丽江接待游客183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68亿元,已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哈尔滨市夜间消费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25.4%……一个个跃动的数据彰显文旅消费复苏活力。
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新增旅游相关企业7.99万家,同比增长41.14%。美团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国内旅游订单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200%,创五年来最高。一季度,全国客运量增长26.3%,其中,铁路、民航客运量分别增长67.7%、68.9%。
从商品消费看,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提速,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6%、5.9%,增速比上年同期分别高出6.0、4.1个百分点。网络购物持续增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速高出社零总额1.5个百分点,拉动社零总额增长1.7个百分点。
NO2. 2023下半年消费前景乐观
支付行业长期向好趋势未改变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版消费金融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2023年消费升级步伐将不断加快,数字、文化、旅游、健康等各种消费热点层出不穷,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涌现。各项跨周期调节举措精准到位,一系列扩大消费举措效果持续显现。我国消费市场广阔,消费带动支付行业蓬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会逐步增强,未来消费升级的空间很大。
支付作为消费的重要环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支付行业的不断创新和变革,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中国支付市场的主导者。支付宝、微信支付、京东支付、百度钱包等新型支付方式也在不断拓展市场份额,作为支付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易伙伴扎根支付行业,持续推出符合民众需求的支付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的支付体验。
随着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数字化支付的持续普及,费市场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支付行业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消费者对于交易速度、安全性和便捷性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为支付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新机遇。支付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技术投入和创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服务质量,共同维护支付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