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行业人士最关心的数据出炉了。近日,易观分析发布了《中国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22年第1季度》,数据显示,2022年第1季度中国非金融支付机构综合支付业务的总体交易规模为93.78万亿元人民币。
支付行业Q1增速放缓
行业增长潜力等待释放
2022年第1季度,元旦、春节有效提振消费,社零增速符合预期。3月份随着多地疫情反复,线上线下消费需求均受到一定冲击,虽然广大居民对刚需品囤货需求强劲,但难改消费疲软走势。受此影响第三方支付综合支付交易规模及笔数增速放缓。
从移动支付领域来看,2022年第1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业务规模成倒“V”型走势。据易观分析数据显示,2022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为80.52万亿元人民币。
从互联网支付领域来看,2022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为7.41万亿元人民币。
从线下银行卡收单领域来看,2022年第1季度,多地疫情反复对线下收单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随着市场回暖,以及广阔的市场规模,线下收单业务增长态势依旧持乐观态度。
回归支付业务本质
核心能力在用户运营和商户运营
回顾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无论是电商领域的“担保支付模式”、社交领域的红包还是线下二维码支付,每一次增速的提升都来自于创新的产品为用户和商户提供的独特价值。
尽管目前行业受疫情影响使得部分业务的发展预期与之前出现差异,但恰恰是这些行业合规措施,才使得已经逐渐呈现出单纯依赖场景优势扩张业务规模的行业参与者重新开始思考自身能够提供的新的支付业务价值。
伴随行业合规化,可以预见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将更加精细化,而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完整的用户和商户运营体系,维持用户和商户的粘性,为其提供独特价值,是支付机构的关键能力所在。
支付行业已形成完整业务闭环
预计2025年突破500万亿元
根据易观分析2022年第1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综合支付交易规模的占比统计,综合支付市场格局保持稳定,支付宝、腾讯金融和银联商务位居市场前三。
对于众多入局第三方支付的互联网巨头,开启支付业务的考量通常是出于三方面原因:
其一是形成自身的业务闭环。
其二是随着体系内业务规模的扩大,建立自由的支付渠道可以节约该部分成本。
其三便是希望通过体系内的交易流量转化为支付流量后,进一步叠加信贷、理财等服务,赚取金融服务费。
目前,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线上和线下市场正在通过移动技术、O2O等形式不断进行融合。在此过程中,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特征和重要的市场变化,这些变化都将对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且积极的影响。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更注重体验,消费升级将继续成为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随着互联网+赋能传统产业的改革,支付行业则有望在受疫情影响后迎来新生。总体来看,未来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规模将持续稳定增长,2025年预计突破500万亿元。
素材源于网络
易伙伴—成就平凡人的创业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