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中国,上到一线,下到区县、乡镇,使用手机支付已经普遍的不能再普遍了。从商场购物中心到超市,再到菜市场,路边摊,都会看到一个付款二维码,以供移动支付。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就曾在国庆群众大会演讲时表示,中国在电子支付领域走在最前沿,在中国大城市使用现金已相当过时,就连信用卡都使用得越来越少,所有人都在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
近日,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成立仪式暨“拥抱数字时代,打造人才培养高地”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在以《网络交易智能风控》为主题的演讲分享。
蒋昌俊表示,随着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网络支付安全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网络交易安全技术不断推进,交易识别率从过去的44%上升到96.91%,如叠加人机协同识别,准确率将提升至99.999%,中国网络支付安全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据中国银联发布的《中国银联网络支付安全白皮书》显示,假冒网站、诈骗网站、个人信息泄露、资金被盗等网络支付安全问题在当年呈现高发态势,其中假冒网站的比例达到了57.1%,诈骗网站的比例为39.3%,个人信息泄露、资金被盗或账号密码被盗的比例分别为32.1%。这一现状使得网络支付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中国政府和相关机构对网络支付安全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完善、行业自律等多种手段,全力提升网络支付安全水平。
· 在技术方面:
中国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探索和应用,对网络支付安全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对异常交易进行及时预警,对潜在的欺诈行为进行拦截;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对各类欺诈行为模式进行精确识别和防范;而区块链技术则能提供不可篡改的交易记录,有效保障支付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 在制度方面:
近年来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网络支付安全的法规和政策,包括《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这些法规政策的出台,为网络支付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随着在网络支付安全方面的努力不断见效,其支付产业也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统计,中国第三方综合支付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280万亿元,年增长率保持高位,其用户规模已经突破8亿人。这一数据不仅展示了中国网络支付市场的活力,也反映出消费者对安全、便捷的支付方式的迫切需求。
从目前趋势来看,支付行业未来的发展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球化:
支付平台将需要提供更广泛的支付服务,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同时,支付行业也将面临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服务水平。
2.创新性:
支付平台将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支付方式和商业模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例如,虚拟货币、数字钱包等新型支付方式正在逐渐兴起,未来将有更多的创新空间。
3.安全性和可靠性:
随着支付行业的不断发展,安全性和可靠性问题也将更加突出。支付平台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和技术力量,提高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监管机构也需要加强对支付行业的监管和规范,保障公众的权益和利益。
整体来看,支付行业或许正面临着发展浪潮。从传统到智能的变革中,支付行业需要不断适应和引领变革,才能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未来支付行业的发展将更加全球化、创新性、安全可靠化。我们期待着这一行业的未来发展能够为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